【記者李岳軒馬尼拉報導】菲律賓,亞洲最早的民主共和國之一,為了追求自由與主權獨立,曾先後與西班牙、美國及日本開戰。然而歷任元首亦或獨裁統治、亦或貪污腐敗,致使國內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數百萬人被迫離鄉背井前往海外謀生。
不滿現況的菲律賓人組織集結,走上街頭遊行吶喊。他們手持標語、呼喊口號,一代接著一代;海外移工與抗爭,成為半世紀以來菲律賓人的集體記憶。
國際抗爭與文化行動
7月5日到6日,第一屆「國際人權與抗爭節」(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People’s Right and Struggles,以下簡稱IFPRS)於馬尼拉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權鬥士、婦運、移工組織領導者與抗爭藝術家齊聚一堂,交流抗爭經驗。
其中,IFPRS裡的「文化行動國際會議──民眾藝術:形塑未來的社會」論壇(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gressive Culture ─ Peoples’ Art: Shaping the Society of the Future,以下簡稱ICPC),全由各國抗爭藝術家參加。80多名來自菲律賓、巴西、加拿大、德國、美國、墨西哥、荷蘭、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台灣等地的文化工作者,分別上台分享各自音樂及影像作品。
台灣刻板印象的街頭抗爭,多是綁頭巾、手舉寫著黑色大字的白布條、呼喊單調口號、向警方推擠、外加投擲雞蛋,彷彿是少數份子的暴力行為,然而,這群藝術家告訴世人:抗爭也是一門藝術。
世界各國的抗爭藝術
加拿大影像工作者Malcolm Guy為ICPC做開場白:「藝術在抗爭行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無論建立新文化、或是重塑舊文化都是。藝術家不能超脫世俗,要向民眾學習交流,一同爭取社會正義與自由。」Guy引述中國革命領袖毛澤東的話,認為藝術不能徒具形式,必須擁有實質內涵。
ICPC的開幕表演由菲律賓Sinagbayan、加拿大Odaya、巴勒斯坦47SOUL樂團接續演出。「我們是普通人,但我們玩音樂。」47SOUL成員簡單明瞭說出這句話,展示他們有別於槍砲的厲害武器。
▲7月5日ICPC開幕表演,菲律賓藝術團體Sinagbayan表演行動劇,描述菲律賓人面對帝國主義的抗爭,並以米老鼠及可口可樂圖像代表美國。(圖/Pinoy Weekly提供 文/李岳軒)
來自墨西哥的Rosa Martha Macias女士,不借助現代化設備,只用吉他與歌聲打動人心。「民眾藝術是種語言,我堅信任何人都有能力發展它。」Rosa女士是民眾組織的領導者,旗下成員超過25萬人,精力充沛的她看不出已69歲,每天教導當地的老人、婦女歌唱,以平和的方式實現理想。
▲Rosa Martha Macias來自墨西哥,是超過25萬人的民眾組織Libreria del Pueblo領導者。精力充沛的她看不出高齡69歲,仍每天教導當地老人、婦女唱歌。(圖/Pinoy Weekly提供 文/李岳軒)
來自「萬惡資本主義」的美國雙人嘻哈團體Anthony "Pele" Navarro and Naomi of Power Struggle及塗鴉藝術團體Trust Your Struggle分別上台時,全場報以熱烈歡呼與掌聲。前者以嘻��饒舌歌,後者以街頭塗鴉、平面設計、諷刺漫畫等方式,為美國當地弱勢族群發聲。
菲國當地的抗爭經驗
菲律賓本土藝術家也帶來國內抗爭經驗。Southern Tagalog Exposure成員R. J. Mabilin是影像工作者,長年於Southern Tagalog地區拍攝群眾紀錄片並巡迴播放。「在文化抗爭戰場,影像是重要的武器。」Southern Tagalog Exposure亦於IFPRS期間舉辦「 AGITPROP國際影展」,邀集各國影像作品播出。
國家級藝術家 Bienvenido Lumbera直接了當告訴所有人:「準備對抗美國帝國主義!」 他認為美國已成為獨一無二的超級強國,以「和平與民主」的監護人自居。雖然菲律賓目前與其友好,但藝術家要做好準備,在文化帝國主義入侵時進行反擊。
ICPC閉幕時,參與會議的各國藝術家手持抗爭標語,呼喊「文化抗爭,服務人民!」「國際團結萬歲!」等口號,遊行於菲大校園內。隊伍到達Jorge B. Vargas博物館後,進入地下一樓展覽區參觀,這裡收藏菲國歷年來手持抗爭牌作品,儼然是民眾抗爭聖地。各式抗爭圖像及造型設計極具巧思,文字或諷刺、或激烈、或調侃、或嚴肅,透過不同面向傳達人民訴求。
▲ICPC閉幕,各國藝術家手持抗爭標語,呼喊「文化抗爭,服務人民!」「國際團結萬歲!」等口號遊行於菲大校園內。(圖/張正 文/李岳軒)
抗爭、抗爭、再抗爭
菲律賓藝術家前仆後繼投身群眾,造就多元抗爭文化;但從另一角度看,也代表菲國人民處境依舊艱困,才需不斷走上街頭抗爭。
位於奎松市的Bantayog Memorial Center,是一座紀念馬可仕專權時代挺身抗爭而犧牲的烈士文物館。在此工作的Bernadette Aquino女士亦是人權鬥士,她回憶當年街頭抗爭的情形:
她笑著說:「菲律賓人的抗爭很歡樂、很節慶,會依勞工、學生、婦女、神職人員等組別,穿上不同顏色衣服,遊行隊伍五彩繽紛,我們很愛唱歌,整條街都是歌聲。還有厲害的『美人計』,把年輕漂亮的女孩擺在隊伍前面,向對峙的警方柔性呼喊,結果他們都不敢對我們開槍。」
Aquino女士曾於威權時代被補,獄中回憶歷歷在目:「尖叫、求饒與哀號常從不同牢房傳來,電擊、毆打及強暴等刑求手段一直出現。」她最後幸運獲釋,但丈夫死於1981年的炸彈謀殺(她認為是政府所為),之後她仍無所畏懼,持續朝抗爭之路前進。
根據菲國人權組織KARAPATAN統計,2010年尚有353名政治犯被關在牢裡,就算已故人權鬥士Ninoy Aquino之子Noynoy Aquino於2010年中當選總統,在他執政第一年仍有48人未經司法程序審判被處死。馬可仕專政時代遠去,但這個實行總統直選的民主國家,還籠罩在威權的陰影下。
菲律賓人樂天但不認命,如同ICPC那群勇於表達自身訴求的本土藝術家,甘願冒被逮捕的風險,在全國各地不斷灑下抗爭種子,Aquino女士更將她的3位兒女分別取名為「自由」、「精神」與「和平」。她堅定的說:「這是我丈夫的遺願,也是所有菲律賓人共同追求的目標,我希望孩子能繼承他的意志。」
隨著ICPC結束,來自各地的藝術家陸續返國,馬尼拉街頭依舊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歌舞昇平景象的背後,藏著一股菲律賓人追求人權、自由與正義的熊熊烈火。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715/131/2v33l.html木地板
是否光澤不能一概而論。不同款式的地板工藝不一樣,我們有經驗豐富的裝潢團隊。提供專業的室內裝潢服務,報價公開透明化,崁頂鄉北勢村佔地約八公頃的原台亞木業土地廠房,以不斷改善追求卓越的態度和精神,提供建材的完全解決方案,台中搬家公司提供最優質搬家服務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