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呂淑姮台北報導】由公視製作的《司馬庫斯》紀錄片,6月底在司馬庫斯部落舉辦首映會,英國籍紀錄片導演也到部落參與,與部落族人共同分享成果。

片中可以看到司馬庫斯28戶族人如何維持部落生活,建立特有的共同經營模式,共享土地資源,維護山林生態。在守護部落的同時,傳承泰雅族的智慧,將族語、文化、狩獵、思想,一起教給下一代的孩子。

司馬庫斯由頭目倚岕‧穌隆帶領,經營部落之外,接待外來旅客時,也不忘對外來客人闡述部落理念。每周六晚上的部落歷史解說,由頭目以泰雅族語講解,部落長老翻譯,目的就是希望讓遠道而來的客人了解司馬庫斯,尊重此處的生活精神。

部落長老法杜‧倚岕說,司馬庫斯最多可以容納300到350人的遊客,為了不讓土地負擔太大,要讓部落適當地休養生息。一如在紀錄片中所見,部落中的族人都有各自所分派的工作,大家會團聚禱告、討論接待工作內容,部落就是大家的家園,需要共同守護。

土地絕不外流

「司馬庫斯共同經營」是頭目倚岕‧穌隆提出的理念,土地共有共享,財產共同分配。這項制度並非所有司馬庫斯族人都願意加入,不願意加入的人雖仍然生活在部落中,但彼此理念不合,難免會有摩擦。這在《司馬庫斯》紀錄片中也會看見。

司馬庫斯發展協會秘書拉互依‧倚岕說,部落之人有權選擇是否要加入「共同經營」模式,族人共同的最終守則,就是不能賣土地。原鄉部落山林資源豐富,是財團與土地開發覬覦之處,在新竹尖石前山,原住民保留地遭炒地皮販賣給他人建造別墅比比皆是,司馬庫斯堅守部落土地,不願步上後塵。

拉互依‧倚岕說,部落公約中有提及到,無論是否認同彼此理念、要不要加入共同經營,都不能將祖先傳承土地賣給商人,才能保持部落的完整,司馬庫斯的族人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呈現教育樣貌

在傳承與教育方面,紀錄片拍攝了司馬庫斯泰雅族孩子在部落教室上課以及成年禮畫面。拉互依‧倚岕說,2003年開始,部落申請到在地就學方案,有4位正式教師在司馬庫斯服務,教授國小正式課程。每周有6到10節的泰雅文化課,由部落族人參與並且擔任師資。

「成年禮地點在鴛鴦湖,從部落走過去要2天。」法杜‧倚岕補充說,是一般人的腳程要兩天。不過,部落孩子來回部落與湖畔,仍然要準備野營用具。由長輩陪同出發,路上教孩子們求生技巧,鏡頭中看見長老們殷殷教誨,不可過度捕殺、山林中不得嬉戲喧嘩;司馬庫斯的傳承,在紀錄片中可一窺究竟。


本文引用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704/131/2uejh.html木地板

是否光澤不能一概而論。不同款式的地板工藝不一樣,我們有經驗豐富的裝潢團隊。提供專業的室內裝潢服務,報價公開透明化,崁頂鄉北勢村佔地約八公頃的原台亞木業土地廠房,以不斷改善追求卓越的態度和精神,提供建材的完全解決方案,台中搬家公司提供最優質搬家服務團隊。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krub06 的頭像
erikrub06

erikrub06的部落格

erikrub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