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我們卻如同姊妹一般。」國科會專題計畫專任助理王修文感性地說。2005年,王修文的媽媽重病,越南家務移工阿邊進入了他們家,促使她完成《我和我的外勞姊妹:一個反思性民族誌》,並獲得台灣族群關係研究論文獎助計畫的碩士論文組佳作。
阿邊來了之後,王修文意識到阿邊不單是一名勞工,更是家裡的一份子,兒女上班不在家,能和王爸爸聊天的剩下阿邊,兩人培養了深厚情感。王修文的姐姐們回娘家時,阿邊也會張羅食物讓姐姐帶回婆家,是個稱職的家務管理者。王修文好奇阿邊的來歷,決定跟隨阿邊回到北越。
阿邊家住北越農村,丈夫務農維生。王修文聽到阿邊和丈夫為了要不要回台灣工作而爭執。阿邊堅定地說,就拚這幾年,因為想賺更多錢。雖然王修文待阿邊如家人,但她不否認其中有勞雇階級與權力關係。她希望藉由論文述說移工掙扎、糾結於慾望、情感、利益,極力掙脫結構限制的努力與挫折的故事,讓大眾更理解台灣雇主與東南亞移工。
「外籍勞工是有膽識的人!絕對不是可憐蟲!」顧玉玲堅定地說。接觸許多外勞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政策研究員顧玉玲表示,他們是有意識的遷移者,他們是藉由利害盤算才選擇赴台,而不是受人欺騙才來工作。顧玉玲在她的論文《自由的條件:從越傭殺人案看台灣家務移工的處境》中,分析台灣移工政策的壁壘,揭露以「自由化之名」引進移工,卻陷勞動者於「不自由」的困境,台灣移工無法自行更換雇主、嚴格的居留限期、私人仲介制度,形成跛腳的「半自由市場」。
儘管如此,看似牢固的結構下,外勞也有能力做微小的抵抗。顧玉玲舉例,有些外勞藉由在雇主家種菜,享有自主空間,成為有限的反抗,他們是有力量的行動者。顧玉玲的論文亦獲得台灣族群關係研究論文獎助計畫的碩士論文組佳作。「台灣族群關係研究論文獎助計畫」得獎人心得發表會暨頒獎典禮活動在12日於台北舉行。
文章來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3/131/2t72y.html
不同款式的地板工藝不一樣,如果您需要對實木地板進行施工,我們有經驗豐富的施工團隊,專業輕鋼架施工、防火改善工程,室內及展場設計。提供專業裝潢服務,報價公開透明化,以不斷改善追求卓越的態度和精神,提供建材的完全解決方案。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