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環境教育法6月5日正式實施,上至總統,下至國中小學生都必須接受4小時的環教課程,然而部分學校抱怨師資、教材不足,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汪靜明建議各校就地取材,結合學校週邊資源設計課程,發展具特色的題材,讓小朋友認識親近大自然,學習如何保護環境。

汪靜明以位於陽明山的6所生態學校為例,陽明山擁有豐富自然資源,但過去這些學校卻未能和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實在可惜。去年由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引薦,陽明山的6所學校結盟為生態學校,擁有師大教授提供生態環境營造的專業建議,並可藉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資源教授生態教育,未來各校可以相互交流、訪視,推廣環境教育。

竹子湖是蓬萊米的故鄉,位於竹子湖的台北市湖田國小,學校裡有水田,每年全校學生都會共同種植蓬萊米。湖田國小校長江啟昱驕傲地說,從鬆土、育苗、插秧、收割,都是學生一手包辦。收割後,學生還運用稻草製作裝置藝術,美化校園。環境教育的課程不只在學校裡實施,還拓展到附近社區。家長提供學校附近一片500平方公尺的田地,讓小朋友體驗種稻樂趣。此外,陽管處亦會分派學者到校,教導學生認識青斑蝶的生態、棲地,以結合陽明山國家公園資源,實施環境教育課程。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同樣位於陽明山的泉源國小規劃20條親山步道,在老師帶領下,讓學生認識山林間的生態環境。泉源國小校長楊美惠表示,每學期學生會走1條親山步道,畢業時至少走完12條。至於其餘8條則讓家長利用假日帶小朋友出遊,增進親子關係。此外,泉源國小修復太陽能、風力發電系統,讓學生認識綠色能源運作。環境教材不只是在書本上,泉源國小的老師也會帶著學生探索社區週遭生態資源,蝴蝶、鳥類、蛙類,讓學生和各種生物近距離接觸。

汪靜明表示,環境教育所成立18年了,但以往環境教育多融入在各個科目中,今年環教法正式上路,將發展課程、教材,讓孩子從小開始重視環境保護,學習如何和環境共生共存。環境教育不單在學校教育,還要拓展為終身教育,讓民眾藉由環境意識到維護環境的責任。


文章出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3/131/2t72u.html

不同款式的地板工藝不一樣,如果您需要對實木地板進行施工,我們有經驗豐富的施工團隊,專業輕鋼架施工、防火改善工程,室內及展場設計。提供專業裝潢服務,報價公開透明化,以不斷改善追求卓越的態度和精神,提供建材的完全解決方案。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krub06 的頭像
erikrub06

erikrub06的部落格

erikrub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