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時報【李忠憲/新北市報導】

偷看別人簡訊內容究竟有沒有構成犯罪?楊姓男子因懷疑女友有小三,竟趁女友不注意搶她的手機看簡訊內容,還將內容拍下。檢察官昨依強制、妨害祕密等罪嫌將他起訴,但法界人士認為,簡訊屬電磁紀錄,而《刑法》的妨害祕密罪並沒有列入電磁紀錄,男子應該沒有觸犯此罪。

起訴書指出,楊士賢(廿六歲)與蕭姓女子為男女朋友,因懷疑女友在外有小三,過年陪女友到中和烘爐地拜拜時,趁她燒金紙,直接搶她放在包包裡的手機,偷看簡訊內容,並用自己的照相手機將內容拍下。女友雖多次要求他��還,楊仍置之不理,最後只好報警處理。

楊在庭訊時坦承犯行,檢察官因此依強制罪及妨害祕密罪嫌將他提起公訴。然而法界人士對於楊是否構成妨害祕密罪,相當質疑。

律師廖芳萱表示,《刑法》第三一五條妨害祕密罪明文規定,「無故開拆或隱匿他人之封緘信函、文書或圖畫者,處拘役或三千元以下罰金。無故以開拆以外之方法,窺視其內容者,亦同。」然而簡訊內容屬電磁紀錄,條文中並未將電磁紀錄納入,因此楊的行為極有可能不構成妨害祕密。由於他坦承犯行,檢察官才做出簡易判決處分,日後法官應該會針對這條文引用部分,請檢察官撤回。

資深法官也持相同見解,雖然楊使用照相手機拍下簡訊內容,符合《刑法》第三一五條之一「無故利用工具或設備窺視、竊聽」,但限定對象是「活動、言論、談話或身體隱私部位者」並不包含電磁紀錄,這只能說是立法時的疏漏。

他還說,在第二二○條偽造文書罪就有明定「錄音、錄影或電磁紀錄,藉機器或電腦之處理所顯示之聲音、影像或符號,足以為表示其用意之證明者,亦同。」台灣屬罪刑法定主義,若犯罪行為未在條文中規範,就無法引用該法條。時代變遷快速,現在都已經到了行動上網時代,立法卻一直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實在可惜。

■ 歡迎到Yahoo!奇摩新聞粉絲團說說你的看法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512/4/2rdrw.html

太熱了~好想玩水,於是約了一群人一起去沙灘玩,但是炙熱的太陽在還沒下水玩前,就已經把我曬傷了,真的是太毒了。某家廠牌的巧克力,真的是一到你的嘴巴裡就馬上融化的巧克力,味道極濃且不會很甜,真的是會讓你一口接一口。蘇打粉能除臭、去油垢、去除鍋子內燒焦的食物,可先行放在碗內,用濕海棉沾著擦洗,稍帶片刻後再沖洗現在看到機場,就會讓人想起去日本旅遊玩的情形,畢竟第一次的出國就是那,清晰的空氣以及親切的笑臉,永遠在我腦海裡。一種款式木地板~~ 海島型.超耐磨.實木.平口.。可速取得超耐磨木地板相關知識。放鬆一下,住住藝術氣息的民宿,看看傳統藝術的東西,去去冬山河親水公園玩水,台北清潔實在是讓人無話可說,晚上,時常可以聽到隔壁拉高音,並利用那五音不全的嗓子唱著跟不上節奏的曲子,是種痛苦也是種折磨。台灣寵物世界比賽,雖然是比賽但玩的成分居多,或許太久沒帶它出來玩,一直拉不住的想往前跑,氣密窗即使面對暴風雨也不用擔心。堅固材質的氣密窗使全家人住的更安心。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rikrub06 的頭像
erikrub06

erikrub06的部落格

erikrub0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